在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南京大学的学生奔赴抗疫一线。而他们当中,有不少是00后。其中,南京大学医学院2021级研究生、中共预备党员李阳光志愿参加了南京第四轮全员核酸采样工作。
2000年出生的李阳光,毕业于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是南大医学院16级临床医学5+3专业的一名学生,也是今年新入学研究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8月1日,李阳光在南大医学院群里看到紧急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当时他正在医院实习,没有多想,立刻报了名。李阳光的研究方向是固有免疫,即人体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所以他非常清楚德尔塔毒株之“凶猛”,也很想奔赴一线,为抗疫出一份力!

南大医学院学生,在在线文档中踊跃报名
“当我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他们是比较担心的。”李阳光说,不过姐姐非常支持自己,而且他的家乡是河南周口,今年夏天河南洪灾期间,河南得到了全国各地同胞的援助,虽然周口受灾不是很严重,但他收到了来自南大和身边老师、朋友很多的关心与爱,现在正是回报的时候。
8月2日早上6点半,李阳光跟着大巴来到了建邺区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核酸采样点,他负责早班,从8点到下午5点半。夏日炎炎,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戴上医用防护面罩,连续近10小时工作,让这个20岁出头的青年深感疲惫。

一天工作结束后,李阳光双手被汗水泡白
“中午本来是有一段时间休息的,但队伍排得太长了。我扒了两口饭,换了身防护服,很快就继续投入工作,基本上一刻没歇。”一天下来,李阳光的双手早已被汗水泡白……
当志愿者第一天,李阳光帮600多人采样。“相同的动作重复太多次,是很机械的,但每次听到市民朋友临走时那一句‘谢谢’,依然会心头一暖。”他说,还有一些爷爷奶奶行动不方便,有的是坐着轮椅来的,他就主动走过去帮忙。

李阳光的舍友高政(右)正在为市民采样
谈及这次抗疫经历,李阳光直言,最让他感动的是,身边的90后学长学姐勇于担当、不畏艰苦的精神。
他特别提到了自己的舍友,95后党员高政。“他前后参与了九次核酸采样志愿服务,有的是学校组织的,有的是他自己主动到街道社区去。”李阳光说,每一次,他都非常积极,没有一句怨言,尽管身体有恙,但他始终坚持在一线。每次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都会想到南大精神:“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他们虽比我年长几岁,但心中怀有大爱,更有青年人的热血。他们身上的正能量影响着我,是我的榜样!”李阳光说。

南大医学院核酸采样部分志愿者出征合影
不仅在奔赴抗疫时奋勇当先,李阳光在学习生活中也不甘落后。他曾连续四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入选瑞华圆梦国际交流奖学金等;也曾参与学校C9交换项目,奔赴上海交通大学进行交换学习。此外,他还曾在2019年暑期赴贵州省台江县苗族自治县山区进行支教。李阳光曾说:“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践行着众多南大人拥有的南大精神—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谈及为什么选择学医,李阳光这样说:“学医的道路是一个正反馈的道路,它让你有能力给予旁人急需的帮助,这不仅会让你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自己的内心也会获得极大的满足,而帮助这个人过程更将会成为你帮助更多人的经验积累,求学的道路是越来越宽阔的,这便是我学医的理由。我经历过迷茫、冷漠的阶段,但正是因为从正反馈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多巴胺”,它让我越来越坚定和热爱。选择南大,是因为我期待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校园,是一个可以充斥各种声音、可以接纳多种生活方式的校园,所以现在的我很庆幸当时的选择。”
李阳光说,他所接触到的南大老师是很温和且富有爱心的,本科五年里受到了老师和学校非常多帮助。他印象深刻的老师很多,比如在学习上面,仍记得解剖课老师朱亚文口中的“两斤七两五”。在生活方面,很感激辅导员笑夜姐给予的关怀和帮助,以及在进行勤工助学工作时,也遇到了很热情好心的戴老师。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业上,当需要的时候,南大的老师都会及时地给予帮助,让他感受到无比温暖。

本科毕业照,左一为李阳光
对于在南大的五年本科生活,他说:“我在南大接触到了形形色色不同专业的人,认识到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欣赏到了多姿多彩的校园风采,参与了数不胜数的组织活动。它让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都发生了一系列转变,感觉自己褪去了上大学前的稚嫩,自己的内心更加成熟了,相信在南大以后的读研生活也会如此美好且让人成长。”
在南大,李阳光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其中最令他难忘的是一次支教经历。“那年夏天,我跟随长三角四校联合支教团,去台江县苗族自治县进行支教,白天一起教学生,下午和学生们一起打球、踢球玩耍,晚上我们会躺在草坪上看流星划过天空,学天文的豪哥向我们讲解太空,我们还会玩游戏玩到深夜,那时候的我像教的那些学生一样,内心沉稳、宁静,同时收获了虽然各奔东西但仍难以泯灭的友情。”
当被问到对未来生活的畅想,李阳光说,未来的生活是三点一线的——宿舍、医院、实验室。他很感激南大,让他有机会选择一个优秀可敬的导师,有机会加入一个优秀的实验室,让他认识到了很多优秀的师兄师姐。正如医学生誓言一样: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他希望自己以后三年的研究之路能越挫越勇。

从南京开展第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至今,南大医学院累计派出四批志愿者共计 780人次支援核酸采集工作。每次出征前,医学院的老师们都会对同学们反复叮嘱,提醒做好个人防护,鼓励勇于担当,展示南大人的青春风采。
李阳光提到,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阿妮老师日夜陪伴着同学们,“她不仅陪伴我们早班的同学,晚班她也全程陪伴,经常到凌晨一两点,等同学们消杀完毕,再一起回到隔离宾馆。我们看在眼里,心里也很感动的,特别安心温暖。”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一名医学生、一名00后,同时,作为曾经受到过帮助的人,“只要是社会需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我会和千万个人站起来,响应号召,再次奔赴一线!”李阳光说。

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阿妮说
一群可爱的孩子
坐在群众面前
瞬间成为自信与担当的医生
抗疫有我 时刻准备
你们冲在一线
把使命挑在肩上
把南大精神牢记于心
感谢你们
最可爱的志愿者们!
来源 | 现代快报、李阳光
编辑 | 石佳阳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