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紫荆城幼儿园的一名教师,我叫罗叶。这个夏天,我又增加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志愿者”。我很荣幸能成为其中一员,成为见证并推送“南京速度”中的一份子。我想在这里,以这种方式,分享我在麒麟街道疫情防控一线感受到的巨大“正能量”,我相信,在全街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必将打赢这场艰难的战役!

图:麒麟街道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这两年来,作为远嫁的女儿,我和父母聚少离多,本想趁着这个暑假回老家住一段时间,陪陪父母。父母听说后,也很期待。没想到,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工作人员9人检测出新冠阳性”的重磅消息,不仅中止了我的计划,也一下子打破了整个城市的宁静。
随着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展开,7月23日,南京麒麟街道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号召广大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一线。看到信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要报名,不仅自己报,我给老公佟健也报了名。
“我们都去的话,两个孩子怎么办?”他的一句话让我愣住了,我居然把孩子抛在了脑后。两人思索再三,最后达成共识——把孩子交给婆婆带。
7月24日,街道领导通知我们到农贸市场检测点报到,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到达检测点,当时的情景还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有想到有这么多人冲到一线:有党员干部,有医护人员,有警察,有城管,还有像我们一样的志愿者。每个人都整装待发,像是随时奔赴战场的。

图:有关领导正在设置进出口
有关领导正在现场讨论核酸检测人员进出口设置,各项准备工作都做得很细。很快,入口和出口的问题解决了,然后也做上了相应的标记。
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启动的那天,虽然有交警负责交通疏导,但排队的人太多了,经验不足,甚至很多开车过来的人,车辆停放也成为问题,路上也出现大面积拥堵。随后二检,三检,一直到六检,在交警同志、城管和志愿者的疏导下,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大家的配合更娴熟,应对经验也更丰富,更重要的是,广大市民也自觉的遵守一米线的规定,检测现场变得更加有秩序了。
一线医护人员穿着密不通风的防护服,戴着一顶面罩,面罩里面是N95口罩。哪怕原本瘦弱的女医生,穿上这样的“战服”,也会高大魁梧许多。医生在取样的时候,总是对检测人员说,“请张开嘴说啊…….好了!”她们的动作小心而迅速。我在这群优秀的“战士”之间,受她们影响和鼓舞,不断学习,信息采集效率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熟练。

图:志愿者们
从7月21日麒麟街道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到8月9日第六轮全员核酸结束,只用了短短20天时间,这便是被许多人称赞的“南京速度”,其中,广大一线医护人员功不可没!
前面讲到我的工作地点,是在麒麟老农贸市场内,是原来的家具厅改成的临时检测点,这应该是麒麟街道十五个点位中条件最艰苦的一个,因为没有空调。虽然检测点上的领导每天运来许多冰块,但还是抵挡不住夏天的阵阵热浪。

图:用来降温的冰块

图:罗叶(左)正在配合医护人员为市民做核酸检测工作
我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并工作两个小时后,浑身暴汗,带来的感觉不是酸爽,而是窒息。

图:大家被汗水浸透的手
我看了看身边的那些医护人员,大家都显得很淡定,这让我明白了专业的力量,我发自内心地钦佩这群白衣战士。并暗自告诉自己,要学会适应。
佟健本来比较胖,一到夏天每天汗流满面。我不敢想象他穿上防护服时的感受,每天参加完志愿者回家,我们都会彼此分享一下当天的感觉,我问他穿防护服的感觉时,他笑着说:“为人民服务。”
有的志愿者被安排协助信息登记,而我就是其中一员。排队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很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年迈的老人,还有一些农民工模样的人。他们不会用手机下载检测预约码,只能通过身份证录入,然后询问电话号码,大多数人都是配合的。也有人会说上一句:你们辛苦了。还有一个小女孩,大概五六岁的样子,很配合医生检测,尽管看上去有些胆怯,但是她没有退缩。做完检测后,深深地对着我和医生鞠了一躬,说了一句:谢谢你们。每每听到这样的话,一股暖流就会涌上心头。这个画面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让我充满力量。

图:罗叶的婆婆带着女儿做核酸检测 女儿没有认出穿着防护服的自己
而让佟健感到骄傲的,则是他参与了为驻地部队的官兵们做核酸检测。我和几个姐妹分享过后,她们的反应跟我一样,无一例外地说:“哇,我也想去给兵哥哥做核酸检测。”也许是每个人的内心都崇拜兵哥哥吧。

图:佟健(中间)在核酸检测现场
8月9日第六检测全部结束,麒麟街道依旧没有发现一例阳性标本。我在农贸市场的核酸检测工作群分享了这样的话:不管有没有第七轮,能和大家认识,很开心。相识就是缘分,很庆幸咱们在工作中结下了这么深的革命友谊。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生活必将回到正轨。回头想想,有了这一段志愿者的经历,也是终生难忘的,祝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也愿麒麟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南京麒麟紫荆城幼儿园
编辑:夏宣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共0条评论